上传时间:2019-03-14
草学学科创建于1978年,是我国最早的四个草学学科之一,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08年遴选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2011年晋升为一级学科;设有饲草学、草原学和草地保护3个招生方向,并具有农艺与种业(草业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
草学一级学科拥有内蒙古自治区饲用作物研究工程中心、澳门十大老牌信誉平台排行榜科尔沁沙地苜蓿研发与示范中心、科尔沁沙地牧草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等科研平台以及牧草学研究室、草原学研究室和科尔沁沙地牧草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等,可以满足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需要。办学至今,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硕士毕业生2000余人。为中国草业培养了杨允菲(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张英俊(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长江学者 国家牧草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等优秀的人才。
一、科学队伍
本学科教师24人,教授6人,博士17人,留学经历教师6人,培养研究生40余人;教师队伍中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次、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人次、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次、青年拔尖人才一层次人选、青年科技英才各1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理事单位,1名副理事长;1名中国草学会理事;1名草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其他各级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10人;2名内蒙古自治区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二、研究方向
立足科尔沁沙地,开展沙地人工草地建植和生态修复相关研究。沙地单播和混播人工草地建植和管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外来植物入侵机制和防控策略研究具有鲜明区域特色。
(1)饲草高产栽培与高效利用
结合科尔沁草牧业持续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紫花苜蓿和燕麦人工草地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及饲草型全混合日粮研发与利用,为本区域草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草地生态与修复
针对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带和生态脆弱实际情况,研究不同品种、比例、混播方式条件下豆禾混播人工植被生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为本区域退化草地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3)有害生物入侵与防控
科尔沁沙地生态脆弱性为外来植物提供了入侵的机会,少花蒺藜草是该区域的主要入侵植物,通过研究其入侵机制和防控措施,为科尔沁沙地入侵植物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三、科研项目与成果
“十三五”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9项,主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人才开发基金、高校科研课题等省级课题21项,其他课题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9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10余篇, SCI、EI收录论文16篇,专著5部,专利16项,参编国家规划教材6部,制订地区行业标准7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草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四、导师简介
高凯,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官网副经理,草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饲草作物高产栽培及高效利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自治区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草学会教育委员会。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科技英才、青年创新人才、通辽市优秀教师等称号,两次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一层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储备项目等课题10项。在《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Scientific Reports》、《生态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草业学报》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Grassland Science》、《Scientific Reports》、《中国农业科学》、《草地学报》等期刊审稿专家。
张玉霞,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饲草栽培与抗性生理研究,从事“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高级植物生理与研究技术”、“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高级饲草栽培学”等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中国草学会草产品加工委员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负责人。获全国草业行业十佳草业巾帼、澳门十大老牌信誉平台排行榜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澳门十大老牌信誉平台排行榜优秀主讲教师等荣誉和称号。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6项,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6项。
张淑艳,女,中共党员,澳门十大老牌信誉平台排行榜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民族老员工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执行经理。主要从事生态与环境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草地生态环境和生态修复效应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参编“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重点理论丛书”《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生态文明70年》专著,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
周立业,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9年至现在,在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官网任教,主讲《植物学》、《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畜牧学》、《高级草类植物遗传育种学》、《草地资源学》等课程,主持《植物学》在线开放课程。获第五届、第九届科尔沁学者,第五届澳门十大老牌信誉平台排行榜青年骨干教师。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级项目3项;出版专著3本;发表国内外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4项。
石凯,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草地有害生物防治与保护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ntomologica Fennica》《Zootaxa》《Insect Science》《Deutsche Entomologische Zeitschrift》《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承担研究生课程3门,本科生课程3门,获澳门十大老牌信誉平台排行榜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孙忠林,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生态学会理事,中国草学会生态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机制和生物入侵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厅局级项目2项、主持澳门十大老牌信誉平台排行榜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项;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出版教材1部(副主编);在《生态学报》等期刊发表各类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E收录1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吉林省发明创造大赛三等奖1项。